本篇文章1377字,读完约3分钟

郑松泉和老伴在自己家前面拍了照片。

(金龙村的风景。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张璐摄影汪俊佑

道路两旁,庭院式的小洋馆藏在绿丛中,路边的池塘浪很清。 在青菜地,郑松泉和老伴正在摘年夜饭桌上所需的蔬菜。 在旁边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到处乱跑,荡秋千……

“平时大鱼和肉吃得太多了。 不,孩子们说新年要准备更多的蔬菜。 」见到记者,郑松泉放下手中的工作,亲切地打招呼。

郑松泉出生于1949年5月,长沙县金井町金龙村人于1971年成为正式党员,曾任金龙村村主任、村支部书记。

郑松泉家的菜园。

“现在他们很吵。 鸭子鱼肉并不稀奇。 我们小时候,不等到新年就不能吃肉。 ”郑松泉带着记者回家。

随着郑松泉的脚步,我们在挂着“党员家庭户”招牌的二层白楼前停下了脚步。 “我有40多年的党龄老党员啊! ”郑松泉指着招牌的入党誓言,骄傲地说。

郑松泉家的菜园。

宽敞的客厅、漂亮的大理石瓷砖、电炉、大屏幕液晶电视、冰箱等电器设备齐全,进入郑松泉家,和城市生活的房子没什么区别。

“以前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吗? ’因为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而且他是老板,所以1963年,刚上小学五年级的郑松泉辍学回家,成为了家里的第一劳动力。

郑松泉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菜园。

“那时正在执行劳动分配。 我们每天下地干活,去生产队赚钱。 ”。 郑松泉陷入了回忆。

根据郑松泉的记忆,那年春节,阳光特别灿烂,他有挣来的1500份工分,很乐意给生产队兑换新年所需的物资。 但是生产队长告诉他,他的工分正好会抵消以前在他们家预付的工分。

(金龙村文化墙。

一瞬间,郑松泉的心情跌入谷底。 “那个时候还是个孩子,大家都觉得好吃,一年能吃到好东西”郑松泉拿出糖果、瓜子、橘子等招待我们。

“后来生产队长看到我们真的很难,预付了五块钱给了我们新年。 ”。 有钱,郑松泉买了一斤肉。

“妈妈把肉和辣椒、萝卜一起炒,很好吃啊。 ”想起从前,郑松泉张开嘴,仿佛回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分包村内土地,开辟了家庭共同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很紧张! ” 郑松泉说,通过推行家庭共同生产承包责任制,首次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郑松泉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甲烷。

“大家都吃饭了,村里只有农业,经济不会迅速发展” 1981年末,在村民投票选举中,勤奋的郑松泉加入了村民委员会。 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1985年,郑松泉在报纸上看到政府发表了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引进公司。 因此他咨询了村委会成员,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措施,同年引进了制造玻璃和防水油膏的公司。

“第一年春节,村子参与他们的红利,得到了一万多元。 ”。 郑松泉说,那个春节,村民们很开心。

(我有去北京、海南、云南等地旅行的照片。

“那时是万元户啊! ”郑松泉高兴地说。

“这家公司现在也在吗? ”记者出于好奇问。

“早就淘汰了,那是高污染公司,我们现在提倡环保经济! ”郑松泉连续挥手。

随着元金龙村和白石洞移民安置区的合并,金龙村快速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我只有小学文化,有点难以接受新事物”为了金龙村更快地发展,2005年,郑松泉自愿提交了报告,提出从村支书的位置退出。

“那样的话,发挥才能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吧! ”现在退休的郑松泉平时有各种各样的菜园,有空的话,去北京、海南等地旅行。

标题:食讯:【新春走基层·家国又一年】年夜饭菜谱变了样——我的第70个春节

地址:http://www.bysycz.com/mszx/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