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6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重新审理,于2019年11月1日依法取消了伊利前会长对郑俊怀的两次减刑裁定。 2019年11月4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向郑俊怀发送裁定,同日被郑俊怀监禁。

去年4月,在伊利高层谣言事件发生期间,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郑俊怀在挪用2.4亿元巨额公款后没有被公诉,中间被减刑两次。 据说同年10月,伊利集团发出公开信控告郑俊怀,并通报中央巡视集团。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挪用2亿4千万公款未被公诉

根据公开资料,郑俊怀出生于1950年,1993年5月至2001年12月担任伊利集团理事长兼社长,2002年至2004年12月担任伊利集团理事长兼ceo,现在担任黑龙江红星乳业集团理事长。

2004年12月18日,郑俊怀和伊利集团原高管副社长、首席知识运营官杨桂琴、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张显、执行董事、社长助理、原奶事业部社长、呼和浩特市八拜奶牛厂长郭顺喜、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事务主任李永平,公开表示 2005年12月30日,郑俊怀因挪用公款罪被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6年徒刑。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根据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5 )包刑二初字第37号】,1999年12月,呼和浩特市立鑫实业开发企业、天津市常印有限企业、长春胜利粮食贸易企业等持有的伊利企业法人股,郑俊怀等管理层持股 伪造伊利企业保证决议,通过伊利特化企业托管的八牛场的2001年5月,再次挪用伊利企业150万元购买伊利企业社会法人股。 郑俊怀等人收购了伊利企业社会法人股420万股以上,在2004年7月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进行了一系列掩盖犯罪事实的活动。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另外,经济参考报援引了2007年内蒙古反贪局发表的具体事件,那一年,该事件“涉案金额大,人员多,地域广,资金往来多,繁杂”,事件人员为北京、上海、福建、福建。 花了5个月获得并固定主要和重要的证据,制作了78本文书卷。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年4月4日,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郑俊怀挪用2.4亿元巨额公款的犯罪事实没有被公诉,挪用审判1650万元公款的事件实际被判6年刑,中间减刑2次。

艾莉去年向中央巡视组通报了

2008年9月,郑俊怀出狱。 据报道,郑俊怀出狱后,作为“特邀顾问”加入了其老部下秦和平所在的黑龙江红星集团,现在成为红星集团的理事长。 但是郑俊怀和艾莉的纠葛没有结束。

根据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决书【()内01民综合3983号】,郑俊怀从2006年开始向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仲裁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提交了《劳动仲裁书》,要求艾莉支付拖欠工资。

年8月24日,郑俊怀向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艾莉支付2003年、2004年税后工资共计584.45万元、2004年董事津贴6万元,追加2006年1月1日至9月16日养老保险,办理退休手续 法院驳回了其诉讼请求,郑俊怀随后向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再次驳回。 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郑俊怀的再审申请作出了“驳回”裁定。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年3月26日前后,网上传闻了关于艾莉高层的传闻。 伊利集团有关人士说立即通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两级政府成立了专业员工小组进行起草调查。

同年4月4日,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比较上述传闻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有计划、分工确定的网络谣言事件。” 某幕后黑手党雇佣了网络作家,以网络文案小说的故事等形式,给公司经营的迅速发展和广大股东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张剑秋还认为这些与伊利集团的原高管“没有关系”。 这位前高管是郑俊怀。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同年10月24日,“伊利谣言案”中的两个主要当事人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审判,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伊利集团在官网上表示:“希望多年来被破坏的伊利忠言公开实名的通报书,仔细检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 谣言事件背后的重要人物是伊利前理事长郑俊怀,他向郑俊怀提出了三大指控,呼吁对当时2.4亿元的挪用公款事件进行公诉。 艾莉于10月23日向位于内蒙古的中央巡视组正式提交了相关资料,说“期待公正的说明”。

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关于郑俊怀这次“被监禁”的消息,发布新闻时,艾莉方面暂时没有发表评论。

标题:食讯: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被收监,去年伊利曾公开举报他

地址:http://www.bysycz.com/mszx/11908.html